-
毕节高新区工业迈向高端智能绿色发展新篇章
毕节市毕节高新区(金海湖新区)工业园区在2022年初,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牵引,聚焦效率、效能、效益提升,强化营商环境建设与企业服务保障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全区工业经济开局平稳,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,展现出新型化、科技化、绿色化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。 一、园区发展总体策略与进展 毕节市毕节高新区(金海湖新区)工业园区,在2022年初实施系统化发展策略,以“提增三效”为核心驱动。牵头部门组建专班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,建立问题快速响应机制,确保生产要素精准供给。园区深化产业链整合,做大做强龙头产业,例如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,增强经济韧性和竞争力。疫情防控与安全管理同步落实,实现生产运营有序高效,奠定全年工业增长基础。 二、工业新型化: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毕节高新区以智能制造为方向,加速传统产业新型化转型。园区引入数字化生产线和技术装备,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升级,示范性建设智能工厂项目。产业政策强化人才引进与创新培训,培育新业态集群,如先进材料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。基于政策引导,企业生产流程优化显著降低资源消耗,提升综合效益,体现了新型工业化实践路径。 三、科技化驱动: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毕节高新区突出创新驱动,深化科技研发与技术转化机制。园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孵化,设立科技研发中心,加强产学研结合,推动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突破。企业技术攻关成果丰硕,例如智能制造平台开发应用,促进产品研发周期缩短和市场竞争力提升。全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生态建设,确保科技化转型高效推进,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。 四、绿色化实践:深化可持续生产模式 毕节高新区致力于工业绿色化发展,以低碳节能为主线优化生产体系。园区实施绿色工厂认证项目,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应用,如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系统,有效降低碳排放和资源消耗。政策激励机制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材料设备,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制造转型,提升生态效益。全区结合资源禀赋发展循环经济,确保工业增长与环境安全协同共赢。 五、营商环境优化与保障机制 毕节高新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,服务专班常态化深入企业,简化办事流程,实现“快办事、办成事”。要素保障机制高效运转,对企业反馈的生产用地、能源供应等需求第一时间解决。防控体系完善确保复工达产安全,督查调度强化责任落实。全区招商引资与开放合作深化,吸引国内外投资进驻,为工业新三化提供坚实支撑。 六、成效显著与未来展望 毕节高新区工业发展成果突出,企业生产经营开局平稳,创新活力持续释放。新型化、科技化、绿色化融合推进格局已形成,全区向高端智能制造和可持续路径稳步迈进。在政策赋能下,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优势产业规模,深化科技引领与绿色实践,巩固高质量发展基础,为区域经济注入持久动力。
2025-07-02
-
毕节市踔厉奋发推进新型工业化 展现高质量发展示范作为
毕节市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结合自身资源优势,狠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推动传统能源向绿色转型。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,当地企业如黔希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表现突出,毕节PGA项目加快建设步伐,新型建材和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持续发力。国家政策如新国发2号文件的支持,为毕节闯新路作示范注入了强大信心,助力其围绕“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”目标,奋力绘就发展蓝图。 一、新型工业化发展离不开国家顶层设计的坚实支撑。2022年,国务院发布新国发2号文件,明确提出支持贵州省毕节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,这一政策为毕节在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文件强调要深化能源结构转型,推动资源高效利用,毕节市借此契机,依托煤炭资源优势,布局煤化工产业链,通过顶层规划吸引外部投资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,毕节市精准对接央企和战略投资者,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,确保发展路径符合国家绿色转型要求。这不仅增强了区域经济韧性,也为西南地区工业升级树立了标杆。 二、毕节市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上取得显著成效。作为传统能源大市,毕节市立足“煤、做足煤、不唯煤”理念,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迈进。黔希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先进技术,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;2024年第一季度,该公司产出大量乙二醇产品,实现了可观工业产值,展示了煤化工转型的生机。同时,煤制新材料成为关键突破点,中国石化主导的织金50万吨/年PGA项目于2022年启动建设,该项目聚焦聚乙醇酸应用,旨在拓展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,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路径。毕节市通过整合煤电资源,深化技术合作,不仅提高了煤炭附加值,还减少了环境影响,加速了绿色低碳发展进程。 三、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力,为毕节发展注入源源动力。毕节市不局限于单一领域,新型建材、农特产品加工和轻纺工业齐头并进,形成后发赶超之势。在新型建材方面,依托当地矿产和生态资源,推广环保建材项目,如节能墙体材料,助力建筑行业减排增效。农特产品加工业则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,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,例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。轻纺工业结合劳动力优势,引进先进设备,扩大就业岗位,推动产城融合。这些产业在招商引资中受到青睐,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,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,确保毕节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稳中求进。 四、招商引资成果丰硕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毕节市积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,在2022年新国发2号文件框架下,强化项目对接和服务保障,成功引入多个战略投资者。例如,PGA项目的落地归功于央企合作模式,通过示范效应吸引配套产业,形成完整生态链。招商引资不唯资额导向,更注重高质量匹配,毕节市举办专项对接会,推介投资环境,确保项目生根发芽。在省委部署下,毕节市干字当头、闯字为先,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,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扶持绿色技术研发,提升了投资吸引力。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,产业投资稳步增长,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。 五、未来路径清晰,毕节市奋力求新作示范。围绕“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”发展目标,毕节市将以政策为引擎,深化创新驱动,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。行动计划包括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,打造新材料研发基地,加速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。毕节市承诺实字为要,确保每一步行动有据可循,力争在乌蒙山水间绘就示范区新画卷。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,毕节市既蹄疾步稳,更踔厉奋发,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,为中国西部高质量增长贡献可复制的经验。
2025-07-02
-
贵州毕节:以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激活新型工业化动能
贵州毕节聚焦工业园区提质增效,加快培育主导产业,强力推进招商引资,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条,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。2024年,毕节市工业园区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市近八成,1-10月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八成以上,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 (一)夯实园区基础,筑牢产业发展支撑。贵州毕节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,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能力。在硬件配套方面,围绕水、电、路、气、讯等关键要素,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、仓储物流中心、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,2024年新增标准化厂房面积超百万平方米,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。在要素保障上,通过盘活闲置工业用地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,破解企业用地、融资、人才等难题。在服务优化方面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行“一窗受理、并联审批”模式,建立企业问题“收集-交办-督办-反馈”闭环机制,2024年累计为园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问题超千件。同时,推动园区绿色化、数字化转型,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,实现能耗监测、安全监管等智能化管理,促进园区资源集约高效利用。 (二)聚焦首位产业,构建全产业链生态。立足产业基础及优势,贵州毕节将储能产业(锂电池)确定为首位产业,以金海湖新区为核心,打造特色锂电产业集群。在产业链布局上,围绕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隔膜、电解液等关键环节,精准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,形成“原材料-电芯-电池组-储能应用”完整产业链条。金海湖新区锂电产业园已吸引近200家企业入驻,涵盖材料生产、电池制造、设备研发等领域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余家,2024年1-10月产值突破百亿元,200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。在创新驱动方面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建设锂电新材料研发中心、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,推动高技术成果转化应用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促进锂电池产业与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电网、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协同发展,形成多元融合的产业生态。 (三)创新招商模式,激发产业发展活力。贵州毕节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,通过创新思路方法提升招商实效。在招商方向上,聚焦锂电池首位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,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,明确重点招商区域和目标企业,开展“点对点”精准招商。在招商方式上,推行产业链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基金招商等模式,2024年通过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30余家,形成“引进一个、带动一串”的倍增效应。在政策支持上,出台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在用地、税收、融资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,设立招商引资奖励资金,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招商的积极性。在项目服务上,建立“一个项目、一个专班、一抓到底”工作机制,从项目洽谈、签约到落地、投产提供全程服务,2024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余个,到位资金超200亿元,为工业园区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2025-06-30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